那天是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通过一个朋友介绍,加了她微信。
她没有我想象中的浓妆艳抹,也没有那种“绿茶式”的嗲声嗲气。她叫自己“Luna”,23岁,做外围快三年了。
我们在咖啡馆坐了三个小时,从“怎么入行”到“客户有多奇怪”,再到“她最怕的是什么”。
她说的话,很多人想不到,也没人敢公开说。
今天我不说教、不评价,只把这段聊天记录还原出来,你自己体会。
她说她做外围完全是“误打误撞”。
“刚开始是帮朋友陪饭局,说好只是吃个饭,给1500,还能选餐厅。”
她说那是她第一次去深圳湾那边的高级西餐厅,看着对面穿西装的客户,“不觉得猥琐,甚至还有点仰慕”。
饭后客户给她加了2000红包,说:“你很上道。” 她当时心里一震。
“那一刻我突然觉得,这个世界真简单,漂亮真的可以换钱。”
从那以后,她开始进群、接单、跟熟人混圈子。“没有谁带我,我自己慢慢学会了行情、报价、禁忌,甚至还有客户分类。”
她说最常见的客户有三种:
年龄:35-50
职业:老板、高管、工程承包人
特点:有家庭、有钱、但情绪空虚
他们通常礼貌、出手大方,但有种“掌控感”。
“你必须听他安排,他说几点来就几点来,说不能拍照你就不能拍。”
他们不一定非要性,但一定要被崇拜、被哄。她说:“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在演戏。”
特征:极度多疑、控制欲强、容易情绪爆炸
她遇到过一个客户,约了她5次,每次都检查她的包、手机、甚至还偷偷录音,怕她“出卖他”。
“他是做金融的,每天压力大,找我其实是为了发泄。”
“他不碰我,只是让我一直骂他,说他没用。”
她说这种客户比“直接的”更消耗人,“像心理病患者”。
年龄:90后甚至00后
特征:社恐、沉迷手机、情感缺失
她有个00后客户,第一次见面就问她:“你觉得我丑吗?”
她陪他看了两小时电影,回头他说:“我这辈子第一次牵女生的手。”
她说,最容易陷进去的,其实是这种人。
“他们会把你当成女朋友,甚至想‘赎你’。但我知道,我不是谁的女主角。”
她住在一个月5000的公寓,手机是最新款iPhone,朋友圈精致自拍一大堆。但她说:
“你知道我一天最多洗几次澡吗?三次,最多五次。”
因为有的客户卫生差,有的让她“扮演不同角色”,她下单前都要“做好心理准备”。
她说自己看过心理医生,被诊断为“轻度人格解离”。
但她没钱也没勇气停下来。
“就像一直跑在没有终点的路上,我知道我跑不远,但停下就是毁灭。”
我问她:你最怕哪天会发生什么?
她秒答:
“被我爸妈知道。”
她说她家在湖南,爸妈都是老师,从小对她要求极严。她读的是重点本科,但大三时因为抑郁休学了半年。
“我爸妈到现在还以为我在做品牌公关。”
她说她宁愿被抓,也不想让家人知道自己靠“陪别人过夜”生活。
我看她低头拧着咖啡杯的样子,突然觉得这个女孩,比想象中更孤独、更脆弱。
我说:“那你以后怎么办?”
她沉默很久,最后只说了一句:
“赌运气。”
她说她赌的是“不会出事”、赌“客户会保护她”、赌“哪天真的攒够钱”,就能“金盆洗手”。
但她知道,她每天都在一场无法控制的赌博里,一边赚着快钱,一边掉进慢性自毁的深渊。
我不鼓励外围,也不会为这种行为洗白。
但当我坐在她对面,看她讲述这段经历时,我竟然不忍心对她说一句“你错了”。
她不是坏,只是在这个现实过于残酷的社会中,做了一个无奈的选择。
或许你我都曾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,幸运的是,我们选了那条更“光明”的路。
但她选的那条,不是因为她轻浮,而是因为——她真的别无选择。